
當好后勤保障服務員
局辦公室主任劉樹霞自從大年初一開始一直堅守在工作崗位上,每天早上七點多已經到辦公室開始一天的工作,馬不停蹄的處理上級下發的文件,電話不停地處理緊急任務,通宵達旦制定相關防控工作方案,并對有關人員工作事務作出安排,采購物資、摸排登記、宣傳疫情防控措施、訂飯、機關消毒......大大小小的事都需要她,一直忙到晚上將近十點才最后一個離開辦公室。她說,“自己的手機時刻不敢離手,晚上睡覺的時候也要放到枕邊,生怕錯過緊急通知延誤工作”。為全力保障同志們的健康安全,在購買防疫物資時,她不辭艱辛,一家家的跑,幾乎把藥店都跑遍了,總算是買到了防護口罩和消毒用品。特殊時期所有考慮都需要盡量周全,尤其是干部職工就餐問題,為了避免集體就餐,她親自擔當起采購食品的工作,每天帶領辦公室人員到餐廳取餐后發放給干部職工,并全力做好區應急保障專班的后勤保障工作。因為和丈夫都奔波在防疫一線,他們無暇顧及即將中考的女兒和剛滿三周歲的兒子,看到家長群里別的孩子都有父母陪同監護上“網課”學習,她的心里充滿愧疚,可想到現在正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她只能把孩子托付給爺爺奶奶,轉身又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

局財務人員張薔作為剛結婚不久的新娘子,放棄了婚后第一個和家人團圓的春節,毅然返回了工作崗位。在抗疫期間,她負責疫情期間一切資金往來,從大年三十開始每天連續工作十幾個小時便成了家常便飯。在物資緊缺的狀況下,廠家要求現時結算才能預留物資,當時財政局對公賬戶支付系統已經關閉,無法進行資金劃轉。她一遍又一遍與銀行協調,最終開通綠色通道,確保資金正常往來。為搶購應急物資,她爭分奪秒,加班加點到凌晨一點,確認給廠家打款成功后,才匆匆吃上幾口已經涼透了的“晚飯”。正是她的不辭勞苦、任勞任怨才換來了全區應急物資及時儲備到位。

當好應急物資采發員
全區應急物資緊缺,她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自發開拓各種信息渠道,廣泛聯系貨源,爭分多秒搶購應急物資。
“請您一定幫幫忙!我們當地沒有醫用口罩生產企業,一線防疫人員沒有防護真的太危險!”區應急局四級主任科員王雪梅焦急地與口罩生產廠家商量。經多方努力,她在生產廠家諸多大訂單中爭取到了難得的一批解燃眉的物資。為全力做好全區應急物資保障工作,按照疫情應急物資需求清單,她主動出擊搶購,驅車趕往濟寧、青島、濟南等地的藥品生產廠家尋購物資,為確保物資供應及時,來回奔波十二小時,連午飯都來不及吃。在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她既要采購口罩、消毒液等防護物品,還要去包保小區執勤,哪怕忙得馬不停蹄,依然奔波在疫情阻擊戰的第一線。

爭分奪秒、不舍晝夜,全力搶購應急物資
應急物資運來,單位人手不足,應急女將們就主動擔當起物資搬運員,三箱搬不動就搬兩箱,一個人搬不動就兩個人一起搬,就這樣,她們將一瓶一瓶的消毒液,一箱一箱的口罩、防護鏡等應急物資運送到位。市里的防護口罩劃撥下來后,她們又自覺當起物資發放員,加班加點領取、清點、分裝口罩,及時通知鄉鎮街道和相關部門單位工作人員前來領取,確保防護口罩第一時間發放到基層一線防疫人員手中。

當好包保小區防護員
自1月31日起,她們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對包保小區天樂食品廠小區挨家挨戶開展摸排走訪,不畏嚴寒、風雨無阻地進行動態監測,詳細了解各家各戶人口流向情況,重點了解近期外出或返鄉人員相關詳細信息、身體健康等情況,并做好詳細登記,做到底數清,情況明,打通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同時,她們耐心細致地向小區居民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做好居民的宣傳引導和小區內的衛生消毒工作,全天候盯靠小區值班值守,嚴格把控小區車輛和人員出入,禁止外來人員進入,當好“守門人”,把好“入門關”,通過多次入戶宣傳,增強了小區群眾參與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堅定戰勝疫情的信心,營造了“抗擊疫情,人人有責”的良好氛圍,筑牢家庭疫情防控思想防線。

在親人的眼中她們是母親、是妻子、是女兒,她們也有家,也需要她們回去照顧,可是,一旦加入戰“疫”隊伍后,她們便是偉大的戰士。舍小家,為大家,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她們堅信、堅守、堅持,盡展“巾幗本色”“黨員風采”,用實際行動詮釋著應急人的責任與擔當!
中華發展報道網投稿熱線13954399667 13020626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