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奠人民航空先驅鄭德烈士儀式在京舉行
2019年12月1日,雪后的北京天空格外湛藍。在中國航空博物館英雄廣場上,高聳的“藍天魂”塑像在熊熊燃燒的“勝利之火”映襯下顯得愈發莊嚴肅穆。
上午9時30分,由東北老航校研究會組織的祭奠人民航空先驅鄭德烈士儀式在這里隆重舉行。
參加祭奠儀式的有鄭德烈士的親屬,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后代,原空軍領導,軍隊有關院校,軍內外黨史軍史研究單位,烈士家鄉代表,新疆八辦紀念館、廣東革命紀念館、汕頭民政局、烈士陵園,牡丹江市委,密山老航校紀念館的代表以及東北老航校研究會成員、老航校后代、空軍后代等近百人。

隨后舉行了紀念鄭德烈士犧牲78周年座談會。在座談會上,徐向前元帥和黃杰同志之子徐小巖中將介紹了鄭德烈士的生平:鄭德烈士,1911年出生,祖籍廣東汕頭。大革命時期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大革命失敗與黨失去聯系后考入廣東航空學校。第五期學習飛行。曾駕機參加過1932年“1.28” 凇滬抗戰和1933年蔣光鼐、蔡廷鍇福建反蔣政府。193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后,受黨委派到香港澳門負責聯絡葉挺同志。1937年奉命到延安,先后在摩托學校和抗大任教。1937年底調到新四軍工作,并被葉挺同志派往香港采購軍需品,期間與黃杰同志結婚。1938年夏,受周恩來同志派遣到新疆從事航空訓練領導和教育工作,在八路軍駐新疆辦事處任航空訓練班班長、黨支部宣傳委員兼八辦俱樂部主任。1940年9月,在奉命撤回延安途中被國民黨扣押,后在國民黨西安監獄關押的8個月里,受盡嚴刑拷打,堅貞不屈。于1942年7月英勇就義。鄭德同志在犧牲前給妻子黃杰留下遺書:勤于革命,事業勿懈,則我雖死猶生。
座談會上,周恩來同志的侄女周秉德,羅青長同志之子羅援將軍分別講述了周恩來總理始終關心鄭德烈士的情結。
鄭德烈士犧牲后,由于涉及黨的地下工作秘密,1947年國民黨進攻延安時中央社會部將其檔案材料全部銷毀,因此了解鄭德烈士情況的人非常少。1973年周總理專門指派羅青長、李德生同志負責尋找到烈士遺孤鄭慶飛,并于同年安排與其母親黃杰同志重逢。同時指示將鄭德烈士的遺骨安葬在汕頭烈士陵園。2017年起,東北老航校研究會先后在延安,西安,烏魯木齊,廣州,汕頭等地查尋到鄭德烈士的歷史資料以及周總理的批示、中組部的發文等重要史料,并向空軍政治部遞交英烈墻補刻鄭德烈士英名的報告。2019年10月,烈士英名終于補刻到航博英烈墻上。

鄭德烈士的親屬代表、烈士的兒媳鄭王梅梅介紹了烈士家庭情況,并和烈士的孫子鄭可玄、鄭可恒向空軍航空博物館捐贈了鄭德烈士的歷史資料和文物。(中國報道訊特邀通訊員陳龍獅;籃天之魂編輯委員會:宋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