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2日,由閔行區科學技術委員會主辦、華夏源(上海)細胞基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承辦2019國際細胞治療與外泌體高峰論壇暨“華夏源-羅斯曼諾獎工作站”落成儀式在上海浦江智谷會議中心盛大舉行。
近年來,細胞治療與外泌體在生物醫藥研究領域受到高度關注,它具有減少細胞凋亡、減輕炎癥反應、促進血管生成、抑制纖維化、提高組織修復潛力等重要生物學作用,在臨床診斷和治療方面展現出了廣闊的應用前景。本次論壇圍繞“細胞治療與外泌體”主題展開,旨在為業界搭建一個溝通、交流、合作的平臺,促進基礎研究與臨床應用、臨床需求與產業轉化的有機結合。來自國內外生物醫藥領域的300多位專家學者、臨床醫師和科研人員齊聚一堂,就細胞生物學的發展前景、免疫治療的最新進展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和對話。
大會盛況
權威解讀:細胞生物學已邁入黃金時代
會上,詹姆斯·羅斯曼教授做了題為“細胞生物學對上世紀和本世紀的影響:降低醫療成本的同時改善生活”的精彩報告,分享了他在這一領域的寶貴經驗和獨到看法。
他指出,細胞生物學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進入黃金時代,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就,如發現生產單克隆抗體的原理、發現將成熟細胞重編程為多功能未成熟細胞的方法等,這些成就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了巨大影響。以癌癥為例,細胞生物學使得基因組轉化為癌癥治療和其他藥物開發的新靶點,為抗癌帶來重大進展,1991-2015年間全美癌癥死亡率下降26%。同時,基礎科學的進步促進了生物藥物的發展,為解決因壽命和生活方式引起的慢性疾病,如神經退行性疾病、代謝性疾病、慢性炎癥性疾病等提供了新的思路。
另外,他提醒大家,雖然以單克隆抗體藥物、細胞/基因療法為代表的生物藥物提高了患者生存率,但成本要比傳統小分子藥物高很多,而且近期研發的一些生物藥針對的患者群體都比較小,所以我們在未來的20年內面臨的最大挑戰是通過基礎科學的支持,盡快開發新的治療手段,在降低成本的同時,為人們提供更便捷的綜合醫療服務。
201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詹姆斯·羅斯曼演講
諾貝爾獎工作站啟動:推動干細胞再生醫學研發應用
隨后,華夏源-羅斯曼諾貝爾獎工作站剪彩授牌儀式隆重舉行。詹姆斯·羅斯曼教授、華夏源CEO朱灝博士、CTO王志峰博士、CSO陳慧敏博士、高級副總裁蔡超女士共同為工作站落成剪彩。
據悉,這是華夏源繼“愛德華·莫索爾諾貝爾獎工作站”后成立的第二家諾獎工作站,由上海市閔行區科學技術委員會、詹姆斯·羅斯曼與華夏源三方共建,旨在打造全球領先的生物醫藥產業平臺,通過對接國際創新資源,推動干細胞再生醫學在癌癥、糖尿病、皮膚瘢痕等領域的技術研發、成果轉化及臨床應用。同時,羅斯曼教授及其團隊將為華夏源的長遠發展提供智力支撐,包括為研發人員提供技術指導和培訓、不定期舉辦學術研討會、進行人才交流等。
朱灝博士表示,此次諾獎工作站的成立,是公司加強科技創新、引進高端人才、推動產學研合作的重要舉措,標志著公司的發展站到了一個新的起點上。未來,華夏源將充分發揮工作站的橋梁和紐帶作用,進一步拓寬適應癥,把細胞療法應用到更多疾病種類上,為廣大患者帶來福音。
剪彩授牌儀式
大咖分享:免疫細胞應用經驗與案例
解放軍第261醫院生物技術診斷與治療中心主任李丁博士以“免疫細胞研究與應用”為主題,發表了風趣、引人入勝的演講。
關于免疫細胞在人體內的角色,他做了一個生動的比喻:“免疫細胞是免疫系統功能的執行者,它既是英勇的防衛隊,抵抗外來病菌,進行免疫防御;也是優秀的協調員,維持機體自穩狀態,實現免疫自穩;此外,它還是盡職的巡邏兵,通過清除突變或癌變細胞,執行免疫監視。”隨后,他通過一系列臨床案例闡述了免疫細胞在預防腫瘤、治療病毒性疾病、抗衰老等方面的作用。
他指出,所有腫瘤的形成均來源于變異細胞的積累,而免疫細胞能及時發現和清除變異細胞,從根本上抗癌。自體免疫是目前最安全、最有效的身體防御及抗干擾手段。根據細胞功能評估結果,培養身體所需的特定免疫細胞,并及時補充到體內,能快速有效地激活免疫系統、提高免疫力、清除外來病原體,達到防病防癌的目的。在抗衰老方面,他表示,清除衰老細胞可使動物壽命延長20%-30%,免疫細胞是清除衰老細胞的絕對主力軍。
解放軍第261醫院生物技術診斷與治療中心主任李丁演講
“590計劃”在行動:向2030年癌癥死亡率發起挑戰
作為本次論壇的一大亮點,華夏源(上海)細胞基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行業代表身份,發布了“590計劃”倡議書。倡議書提出,針對中國癌癥生存率遠低于美國的現象,華夏源將依托SNC生命庫優勢,設立“免疫細胞存儲分庫”,結合華夏源免疫細胞精準療法,立志到2030年,用免疫細胞治療困擾人類的癌癥,將整體癌癥五年生存率提高到90%。
“早期篩查診斷,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等都是癌癥的預防措施,但免疫細胞療法是目前知道的唯一有望消滅癌細胞的治療手段。”朱灝博士介紹,免疫細胞療法是指利用先進的體外培養技術,采集人體自身免疫細胞,經過體外誘導,培養,擴增,使其數量,質量成倍增加,再回輸到體內,刺激人體自身細胞修復的純天然生物醫學療法。年輕純凈的免疫細胞是該療法的最佳原材料,而利用細胞凍存技術將其存儲起來,是預防癌癥的第一步。
華夏源(上海)細胞基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CEO朱灝演講
人物介紹
詹姆斯·羅斯曼(James E. Rothman),1950年出生于美國,是國際著名生物化學家、細胞生物學家。1976年獲得哈佛醫學院博士學位,1978年進入斯坦福大學,開啟細胞“物流系統”的研究探索,2008年起擔任耶魯大學細胞生物學系主任。2013年因發現“細胞的囊泡運輸調控機制”榮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他的研究揭示了細胞內部復雜而又精確調控的“物流運輸系統”,為準確清楚地認識神經系統疾病、發育缺陷、免疫缺陷、阿爾茲海默病、自閉癥、糖尿病、高脂血癥等多種疾病的發病機理提供了理論支持,有助于通過活細胞作為主導藥物,改變和治療包括癌癥在內的各種慢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