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tress Besieged(圍城)
一一英媒Open City Docs攜手UCL(倫敦大學學院)專訪湘西散人王一丁
2019年7月8日下午的釆訪約持續了一個半小時。接受采訪的地點選在王一丁位于“中國作家第一村”的私人工作室。釆訪人系英媒Open City Docs 、UCL倫敦大學學院特派記者Aubrey小姐。
據了解,王一丁是以“青年辭賦名家、湘西民俗文化學者”的身份經有關方面推薦接受采訪的。專訪所分享的話題為:旅游開發是否有助于苗族等少數民族地區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請結合您多年來的游歷經驗從文化尤其是人文的角度談談您對這一問題的思考和意見。
記者告訴王一丁,“為了探尋苗族等少數民族地區文化的足跡,我去到了貴州的西江苗寨,卻發現那邊因為搞旅游開發,商業化十分嚴重,當地旅游局為了吸引游客每天花錢雇請寨子里的老人穿上苗服大唱苗歌。從當地人與游客的交談看,其逐利之心亦日益濃郁和明顯。
坊間有人認為旅游開發讓苗族文化逾千年的傳承變了味兒。然后我又去了沒有進行旅游開發、自然演進中的偏遠小苗寨,卻發現這些寨子里的年輕人大都外出打工了,只剩下一些老人和小孩。寨子里也充斥著鋼筋水泥混凝土,古建筑早就消失得一干二凈了,并且那里的人們也不再穿苗族服飾,似乎早已漢化。而當地民眾認為這是自然且公平的,因為每個人都有追求更好生活的權利,作為一個自然人,他們沒有必要和義務為了所謂的傳統而停滯不前。”
身為東莞市旅游文化協會常務副會長的王一丁說,因為讀書、因為寫作,數十年來,我單獨或與朋友們一道幾乎走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但仍覺得遠遠不夠。雖然現在人人都吐槽旅游開發過度,但它又確實使這些地區的苗族文化很好地傳承了下來,這是毫無疑義也無可厚非的。
我們不能要求少數民族同胞們保持所謂的原汁原味而讓歷史的車輪停滯不前,更不能剝奪他們向往美好生活的權利。這樣的想法顯然不切實際,也過于自私。我們難道可以僅僅為了滿足一個觀者對少數民族地區男耕女織、炊煙生活的憧憬而維持山道泥濘不堪,拒絕鄉村道路硬化,讓他們繼續沿用落后、充滿安全隱患的交通工具如小竹排、獨木舟,反對或讓他們拒絕使用電器、天然氣、太陽能、相對堅固安全的木船、鐵殼船乃至電燈、空調,享受現代科技帶來的生活便利與舒適么?
當然,我們完全可以要求當地政府在助力少數民族地區開發旅游的時候適時引導、適當協調,找到一個各方都能接受的“平衡點”,在改造翻新舊居的過程中作一些技術處理和必要的遮蔽。我認為溆浦的山背梯田、楓香瑤寨、星空云舍這方面就做得很好,為業界提供了彌足珍貴的成功經驗,包括一些項目的具體實操流程,山民受益、政府滿意、游客叫好、投資者獲利!如果有時間,大家都應該去看看。
在專訪過程中,王一丁還應記者的要求詳細回顧總結了自己的人生、寫作道路,暢談了在人們普遍認為文學日益邊緣化、小眾化的當下如何對待傳統寫作、嚴肅寫作和網絡寫作,塑造作家自身的獨特寫作風格與商業價值、社會價值,等等。并深情介紹描述了他故鄉湖南洪江古商城的自然之美、歷史人文之美。
英媒Open City Docs 、UCL倫敦大學學院
特派記者Aubrey小姐
王一丁簡介
王一丁,男,湖南洪江古商城出生。1988年進入廣東東莞。當代知名賦人和文學活動家,東莞原創文學重要代表作家之一(據2017年第5期《中國文藝家》對“文藝莞軍”的介紹)。
已公開出版作品多部。另有電視劇《白色追蹤》在央視及全國各省電視臺多次播出。近年主攻駢體文創作。計有三十余篇在網絡線下廣為流傳,影響較大,被各門戶網站大量轉載。多篇賦文系受各地特邀特約創作,并被景點刻石傳播。
作者:singhe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