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農網-《今日農業》雜志(記者 敖軍)重慶市豐都縣仙女湖鎮硝廠溝村位于豐都縣西南邊陲,那里土地十分貧瘠、生產生活條件極度惡劣。老百姓戲稱的是“山清水秀石旮旮,紅苕洋芋包谷粑。”而多數時間連包谷粑都沒有,餓肚子是家常便飯。昔日村民去縣城辦事需要步行12小時左右,全村沒有一條汽車道路,吃水要肩挑1個小時,一年還有4個月缺水吃,全村沒有電燈,一到晚上,全家人都蜷縮在冷冷的被窩里。
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曹啟榮向記者介紹,70年過去了,昔日封閉的小山村隨著新中國的成立,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搭著南天湖景區開發的快車,闖出了新路子。

如今6公里的203省道貫穿全村,4公里的景區直通大道和28公里的“馬廂”旅游便捷路的開通,硝廠溝村如今四通八達,2分鐘車程達到南天湖景區,10分鐘達到仙女山景區,40分鐘可以達到豐都縣城,60分鐘可以到達武隆區政府和涪陵大木景區。
特別是扶貧工作以來,4個組通組道路9.1公里,新修人行便道6公里。做到了全村道路、人行便道全面硬化。真是“四通八達水泥路,不用濕腳到每戶”。新修200立方蓄水池2口,新修建接近20萬立方的硝廠溝水庫一座。新安裝入戶水管7公里,如今家家戶戶都喝上了干凈衛生的自來水。

面對“臉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生活方式,硝廠溝村支兩委、駐村工作隊一班人“窮則思變”,果斷地抓住縣委、縣政府開發南天湖旅游度假區這一歷史機遇,把握住避暑納涼這一金字招牌,鼓勵、宣傳、發動鄉親們發展鄉村旅游,改變傳統經營模式,如今全村約60戶群眾辦起了農家樂,帶動200多人就業,南天湖4A景區的成功創建,也給硝廠溝的鄉親們帶來了大量的就業崗位。截止2018年底,據不完全統計硝廠溝村人均收入10000多元,130戶村民(超過全村50%)買上了小汽車。
記者了解硝廠溝村2組村民張承福,原來3兄弟居住不到80平米的破舊房屋里,如今在自身努力和村支兩委、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擁有了約500平米的3樓1底小洋樓,辦起了農家餐飲和農家住宿,全家年收入約20萬元。張成福自豪的說:“感謝共產黨的英明領導,使我們重新站起來到富起來,特別是感謝總書記帶領我們走進新時代,挺直腰桿邁向全面小康。”
免責聲明:
1. 中華發展報道網僅為自媒體用戶發布的內容提供存儲空間,中華發展報道網不對用戶發表、轉載的內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證:不保證內容滿足您的要求,不保證中華發展報道網的服務不會中斷。因網絡狀況、通訊線路、第三方網站或管理部門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導致您不能正常使用中華發展報道網,中華發展報道網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2.自媒體用戶在中華發展報道網發表的內容僅表明其個人的立場和觀點,并不代表中華發展報道網的立場或觀點。作為內容的發表者,需自行對所發表內容負責,因所發表內容引發的一切糾紛,由該內容的發表者承擔全部法律及連帶責任。中華發展報道網不承擔任何法律及連帶責任。
3. 自媒體用戶在中華發展報道網發布侵犯他人知識產權或其他合法權益的內容,中華發展報道網有權予以刪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機關處理的權利。
4. 個人或單位如認為中華發展報道網上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權益的內容,應準備好具有法律效應的證明材料,及時與中華發展報道網取得聯系,以便中華發展報道網迅速做出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