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展示年輕人風采,“榴鄉政研”開辟“青春之聲”欄目,講述黨辦青年個人成長經歷,分享與黨辦結緣的感悟。
區委辦文秘室 武 曉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單位強。近一段時間,一批優秀的85后、90后走進區委辦這個“大家庭”,作為黨辦中的“后浪”,這幫小伙伴心里有火、眼里有光,在“三服務”中揮灑青春,在抒寫小城故事中,綻放芳華。
伴隨著十月桂花的香氣,剛畢業的我背井離鄉,從桃都來到榴鄉,初來乍到,一切是那么的陌生,仿佛又那么的熟悉,一種冥冥之間的緣分讓我與這座溫暖小城有了聯系。當我踏入榴鄉大地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這將是我未來為之奮斗的地方,這里的發展變化將有我的一份努力、一份貢獻。
拼搏奮斗的時光總是那么的短暫,那么的讓人眷戀,轉眼間我已經工作快兩年了。兩年間,我感受到了榴鄉的熱情。無論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還是在這工作的外地人,都刻下了這座城的烙印,每個人都像火紅的榴花一樣熱情。在這里沒有勾心斗角,只有真心換真心的熱情;在這里沒有頹廢懶散,只有一心求進步的熱情;在這里沒有得過且過,只有悶頭抓發展的熱情。大家的熱情感染了我,這座城市的烙印也深深的印在了我的心里,讓我比以往更能找到前進的方向。
過去很美,未來很長。在這兩年的青澀歲月中,我學到了知識、掌握了技能、磨礪了自己,從初出茅廬的毛頭小子成長為黨辦的青春力量,對能有這樣的成長我很知足,但并不因此而滿足。知足是心態,不滿足是動力,無論處于什么階段、從事什么工作,都是一個持續前進、不斷向上的過程,無時無刻體味著生活給予你的驚喜,每時每刻享受著奮斗賦予你的美好。于玉書記曾說過,“不拼不博,人生白活;不苦不累,人生無味”。身為“95后”的我,現在只有一個資本就是年輕,必須要趁著年輕,去學習、去磨礪、去拼搏,潛下心來、腳踏實地,一點一滴的積累,一步一個腳印的干,不斷提高、不斷進步、不斷去成為更優秀的自己。始終懷揣想干事的擔當,保持想干事的激情,磨練干成事的本領,以“無我之境界”,實現“有我之擔當”。
區委辦文秘室 武 曉
今年注定是個不平凡的年份,“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在這里交匯,兩個“五年計劃”在這里交接,山東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棗莊創新轉型高質量發展在這里重整行裝再出發,嶧城更加精彩的小城故事將在這里抒寫。對于我來說,我將以自己為筆,以榴鄉大地為卷,以拼搏實干的汗水、成功喜悅的淚水為墨,描繪嶧城發展好顏色,書寫小城奮進大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