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寧夏重要講話精神,既是我們的一種責任,更是我們的一種擔當。要繼續發揚艱苦奮斗精神,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切實把講話精神激發出來的熱情和干勁,轉化為落實各項工作的不竭動力,使全區廣大農業農村者為繼續建設“經濟繁榮、民族團結、環境優美、人民富裕”的美麗新寧夏貢獻智慧和力量。
一、習近平總書記為寧夏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夏日的塞上江南,天高云淡、生機盎然。6月8日至1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親臨寧夏,先后到吳忠市、銀川市,深入農村、社區、防洪工程、農業產業園區等,就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進民族團結進步進行視察指導。這是時隔4年后,習近平總書記在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全面小康決勝之年的關鍵之時,在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繁忙之際,在疫情傳播風險依然存在的非常之期,再次親臨寧夏視察指導,聽取工作匯報,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寧夏發展取得的成績,明確提出寧夏改革發展的總體要求,清晰指出寧夏今后發展的重點任務??倳浀膶幭闹?、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總書記的諄諄教誨,飽含了對寧夏各族人民的親切關懷,聲聲問候滋潤心田,句句叮囑暖人心房,彰顯了總書記對人民的情感,是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生動詮釋;滿懷了對寧夏事業發展的殷切期望,提出繼續建設經濟繁榮民族團結環境優美人民富裕的美麗新寧夏的總體要求、指明了寧夏發展方向,提出努力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賦予了寧夏時代重任,提出6個方面的重點任務、明確了寧夏工作重點;寄予了對寧夏黨員干部的深情囑托,就是要為民造福、堅定信念、從嚴治黨、改進作風??倳浀闹匾v話和重要指示,必將極大激發全區干部群眾干事創業的巨大熱情,必將有力推動寧夏各項事業煥發新的生機活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考察時強調:“要堅持不懈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經濟發展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
二、習近平總書記第四次來寧視察工作
6月8日至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吳忠、銀川、農村、社區詳盡考察、深入了解寧夏各地經濟發展實況后,習總書記對如何在當前形勢下做好經濟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針對性的舉措:“要把減輕企業稅費負擔政策落實兌現到位”,“要發揮創新驅動作用,推動產業向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發展”,“要加快建立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圍繞著擴大內需目標、貫穿高質量發展思想,全國各級領導干部要充分使用好這些解決新問題的新工具,創新思維理念、工作方法,全力以赴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為我國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美好的生活注入強大動力。
2018年以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沖擊巨大。一方面,全國人民眾志成城、艱苦努力,在付出巨大犧牲后,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另一方面,由于全球整體生產和需求持續低迷,發展中的風險挑戰不斷涌現、曾賴以成功的舊有模式難以為繼。在這一關鍵時期,如何準確把握戰略全局、厘清邏輯鏈條,抓住機遇、化危為機,進一步優化經濟結構、實現跨越式發展,考驗著黨和政府的能力、定力和魄力。
事實證明,在行至急流險灘處、風急浪高時,我們能做到應對得當、舉措有力。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這份劈波斬浪的信心、勇立潮頭的決心,來自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來自黨中央對新形勢新局面的科學研判,同樣也來自人民群眾的奮發實干、實踐創新。近期,中國經濟運行恢復勢頭穩中向好,是我們走出了一條有效應對沖擊、實現良性循環道路的實證。
民齊者強,上下同欲者勝。正如毛澤東同志指出的:“老百姓擁護共產黨,是因為我們代表了民族與人民的要求。”實現中國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要求我們必須凝聚全黨、團結一心,全國上下齊心協力,在大挑戰中抓住大機遇、啃下硬骨頭,直至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
三、習近平總書記與寧夏人民的情懷
寧夏人民深深銘記,早在1997年,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帶著閩寧扶貧協作的使命、帶著福建人民的深情厚誼來到寧夏,深入貧困地區考察,為閩寧對口扶貧協作作出頂層設計。
自此,閩寧兩省區跨越時空、跨越山海,展開了一場感天動地的傾情幫扶,創造了只有社會主義制度下才能發生的互助奇跡。
2008年4月7日至9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深入寧夏的沙漠、高塬,社區、農村,看企業、訪農戶、問冷暖,把黨中央的親切關懷深深植入寧夏各族群眾心田。
在寧夏調研的日子里,習近平輕車簡從,愛民親民,他親近謙和,憂百姓之憂,樂百姓之樂,想百姓之盼,人們聽到他說的最多、最平實也最深切的一句話是:“祝你們的生活過得越來越好。”
無論在鄉間巷道還是城市街區,群眾總是自發排成長隊歡迎習近平的到來,自發地用掌聲表達心聲。“等你們生活過得更好了,我還要到這里來。”習近平的話,成為那一年春天里最深情的約定。
2016年7月18日至20日,時隔8年后,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第三次來到寧夏,帶著熟悉和藹的笑容,履行那個珍藏在春天里的約定。他說,“我要再到比較艱苦的農村看看。”
總書記來到貧困村、來到清真寺、來到移民村、來到創業園……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飽含著對寧夏大地和寧夏人民的深情厚誼,展現了求真務實、率先垂范的良好作風,體現了心系群眾、一心為民的博大情懷。
從不忘初心到脫貧攻堅,從民族團結到基層黨建,從創新驅動到生態保護,從實干擔當到改革發展……那些深深關愛、殷殷寄語,鐫刻在寧夏發展的歷史上,銘記在全區各族群眾的心中,那一聲聲飽含真情的問候,那一句句催人奮進的期許,為寧夏發展鼓勁加壓、為寧夏未來謀篇布局,成為新時期寧夏奮進的指路明燈,激勵著寧夏人民不斷開拓進取。
時光的列車,停駐在又一個七月的站臺。
時隔一年,當我們再次追尋總書記在寧夏的足跡之光,恍然發現,從去歲到今昔,這一段歲月的剪影,因為高瞻遠矚的藍圖擘畫,因為塞上兒女的奮進身姿,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不朽的詩行,如大河行船,劈波斬浪,描繪出一幅波瀾壯闊、氣象萬千的動人圖景。
四、沿著總書記走過的路,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偉大的長征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革命風范的生動反映,我們要不斷結合新的實際傳承好、弘揚好。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長征要持續接力、長期進行,我們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
——習近平(2016年7月)
蒼松翠柏,亭亭如蓋。
提升改造后的將臺堡紅軍長征會師紀念園,更顯恢宏氣質。
80多年前,紅軍在這里會師,標志著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勝利結束。
2016年7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寧夏考察,第一站就來到將臺堡紅軍長征會師紀念園,向革命烈士敬獻花籃??倳浬钋榈卣f,這次專程來,就是緬懷先烈,不忘初心,走新的長征路。
紅軍長征會師紀念館,講解員王鳳杰回憶起為總書記解說的一幕:“他看得細、問得深,剛進門就在《紅25軍單家集布告》前駐足。單家集一帶是回民聚居區,紅軍宣傳黨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制定了這則布告。”紅25軍經過單家集時,向當地傳授粉條技術,回族群眾因此將粉條稱之“紅粉”。王鳳杰說,總書記對這段長征史饒有興致。
總書記在將臺堡鎮,和圍在路邊的老百姓親切打招呼、握手,掌聲、歡呼聲此起彼伏??倳浳⑿χ叩饺罕娭虚g,將臺堡鎮西坪村農民梁懷林回憶說,“總書記走到我身邊,問我在將臺街道住還是在鄉下住,我說在鄉下住??倳浻謫柕綄⑴_堡鎮趕集的人多不,我說,挺多的……”
“總書記走后,將臺堡鎮的變化大得很。”梁懷林說,鎮上通過發展冷涼蔬菜和節水農業,有勞力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都被吸引到產業鏈上打工增收。
變化還遠不止這些……
沿著總書記走過的路,我們發現,整個寧夏呈現出一股蓬勃向上的昂揚銳氣、勃勃朝氣,道路寬了,山川綠了,人氣漲起來了,老百姓的日子美起來了。梁懷林笑著說,“如果總書記再來,一定會很欣慰。”
回想起一年前見到總書記的畫面,寧夏伊斯蘭教協會副會長馬崇禮說:“總書記教育我們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這句話說得太深刻了?,F在要加強對青年一代的教育,教育什么呢?就是要不忘初心。我們的國家走到今天不容易,社會發展到今天不容易,我們能過上這樣的好日子也不容易。因為來之不易,所以要倍加珍惜!”
作者單位:寧夏回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