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郵政出版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百人引領者•中國當代書畫名家】為廖仁彬教授出版了精選作品郵票專輯,可喜可賀!


廖仁彬、男、籍貫、臺灣、民族、漢族。
水墨畫家廖仁彬在山水花鳥的彩墨繪畫,畫風是獨樹一職的,他以大地生態景物為創作主軸,呈現視覺寫意景觀,眼界豁然開朗,令人讚嘆不已。廖仁彬老師認為,大地蘊含萬千氣象,豐富多彩的意境美感皆可為藝術創作,在心靈感應下,有採擷不盡的生命泉源,為藝術的揮灑呈現,帶來品味人生貼近真誠的真摯心境,也是廖仁彬老師追求藝臻化境的終極表現,讓大家真情至性心之嚮也。
臺藝大書畫系畢業的廖仁彬老師,目前在國立臺灣大學擔任國畫班指導老師,培育藝術創作人才不遺馀力,教學創作有口皆碑,自2002年開始展覽至今,舉作行數十次水墨個展及聯展,在兩岸書畫界備受推崇,水墨寫意的創作功力與筆墨揮灑的質感,成為水墨畫界正面典范。
廖仁彬教授作品深受收藏市場的青睞,近幾年作品身價巨增是不可多得的藝術佳品。
現為:
國立臺灣大學擔任國畫班指導老師
中國翰林書畫院 江蘇省分院顧問
香港國際華人書畫家協會 顧問兼臺灣分會副會長
翰林院文化藝術中心海南聯絡處副主任



駐足廖仁彬老師作品前,不論觀賞那些細致入微描畫的花鳥,還是流泉飛瀑、大洋險灘……首先畫面會飄來一種明快的時空節奏,那是畫面上栩栩如生的魚蟲花草在大自然沃土里生長的節奏;另有一種沉醉與震撼的力量,那是大山、峽谷、海浪、云氣的魅力,令人敬畏自然、心曠神怡!

生長在南投縣水里鄉車埕村的廖仁彬,除了上學讀書,幫助家中采摘荔枝、香蕉等水果也是必須要做的家務。
但是在這個臺灣唯一不靠海的內陸縣:南投縣,逐漸長大的孩子,廖仁彬卻有著不可阻擋的對繪畫的熱情:滿山遍野的蔥翠密林躲藏著多少奇妙的精靈。村中木材加工廠那巨大的水池中浸泡的古老檜木散發的木香激起他對前世今生無限的聯想。那玉山上飄飛的雪花讓他對寶島溫暖的氣候里也有了四季輪回的概念。南投縣境內少數民族繁多,至今散居各地有泰雅人、布農人、鄒人及居住在日月潭畔的邵人,那多彩的服飾,動聽的山歌,讓人對生活無比熱愛與憧憬。日月潭美麗的傳說,綺麗的風景,總會讓人超凡脫俗……把這一切的美好都畫一下吧,少年廖仁彬在懵懂中也是個喜愛涂鴉的孩子,繪畫成績總是名列前茅。
藝術家就是人類中對生活的美好特別關注,對生活的無奈特別厭惡,并且執著記錄與創造出屬于自己傳說的那一類,這都是發自內心、發自天性。只是這一愛好從年少時的喜愛到一生堅持的工作,一路上掉隊無數人,只剩下那些最有毅力堅持并為技藝孜孜以求,不媚俗又創新的苦行僧式的藝術創作者才能達到藝術頂峰,成為藝術大家。
從童年開始目光無數次隨著遠去的鐵軌伸向未知的遠方的少年廖仁彬因為幸運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得以享受更好的教育,有機會走出鄉村來到大都市臺北闖蕩生活。為了生活,更容易就業,廖仁彬學的是機械科,在汽車制造廠上班,領取薪水維持家計。
機會總是為執著追求者預備的,來到臺北從事汽車制造方面工作的廖仁彬老師卻能在這個也是文化藝術中心的大都市:臺北市找到書畫界的名師大家。
程門立雪終不悔,虛心好問池染墨。
在上班閑暇之馀,廖仁彬到處拜訪名師,刻苦學習繪畫的技巧,為了更上一層樓,考進臺灣最高藝術殿堂,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在學期間歷經多名名師教誨引導,吸收養份、專業知識、藝術的勲陶,增進藝術內涵,為后來藝術的創作更能發揮所學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
廖仁彬教授作品欣賞:




撰稿:
劉珺
中國翰林書畫院秘書長
物華天寶藝術推廣中心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