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總書記指出,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慕課(MOOC)作為新型在線課程,對我國高等教育帶來了機遇和挑戰。面對慕課這一世界潮流,溫州大學教育學院主動迎戰“互聯網+教學”浪潮,積極深化課程建設,打造精品慕課《校本課程開發》課程,全面提升育人水平。
中國大學MOOC《校本課程開發》是由溫州大學教育學院院長孫芙蓉教授所開設,這是國內第一門采用光板視頻錄制技術的課程。這門面向師范生的專業課程一經搬到網上,好評如潮,短短時間選課人數即已超5000人;選修課程的人群覆蓋面廣,從在校學生到中小學老師再到大學學者,不一而足;上課還打破了地域范圍限制,從溫州到新疆再到意大利……這一切都充分彰顯了這門慕課的獨特魅力。
孫芙蓉,溫州平陽人,教育學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現任溫州大學教育學院院長,韓國國立全南大學博士生導師,兼任浙江省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研究與指導中心主任、全國課程學術委員會常務理事、全國教學論委員會理事。曾獲評浙江省首屆五星級青年教師。近年來積極開展在線課程建設和翻轉教學研究,致力于慕課課程《校本課程開發》的開發與實踐。
溫州大學教育學院是浙南地區基礎教育師資培養的“搖籃”,培養了諸多具有“博·愛·雅·藝”的師范氣質、突出的教育教學技能和教育創新能力的卓越教師。“一般的師范生比較注重教學設計能力,但我覺得除了這個之外,學生應該具備相當地教學研究能力,這是它的頭腦和靈魂所在。”孫芙蓉教授說,她所擔任的課程,就是專門去提升學生的課程開發能力的,課程設計和課程開發能力,作為“兩只手”成為專業教師的左膀右臂。同時,在課程開發的時候,還有兩只“腳”,需要遵循規范性和創新性原則,這樣才能站得住,立得牢。
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建設是關系到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根本問題,關系到專業課程與思政教育如何更有效同頻共振的問題。溫州大學教育學院一直高度重視課程育人工作,積極推動以“課程思政”為目標的教學改革,促進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有機融合。為深化“課程思政”育人實效,溫州大學教育學院院長孫芙蓉教授及課程團隊始終奮斗在教育教學第一線,大力推動校本課程開發和慕課建設與應用,推廣足跡遍布國內外。近日,孫芙蓉教授走進學院師范新生、走進基礎教育一線教師,持續踐行著她和《校本課程開發》團隊的“云·創課 公益行”的教育夢。
9月5日上午,孫芙蓉院長為全院近千名新生開講“院長第一課”,著重介紹了慕課學習方式。孫院長表示“院長的第一課,不僅僅是一門課,還提供了一個中國大學MOOC平臺,提供了一種慕課學習方法,而這也會成就所有學子的不同人生。”正如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吳巖司長2019年4月在《中國慕課宣言》所宣告的“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發展更加公平更有質量的教育,中國慕課大有可為”,在“互聯網+”的大背景下,在線課程非常有助于實現國務院李總理提出“時時能學、處處可學、人人皆學”的目標,孫院長也殷切希望所有新生能在學習型社會中加入到慕課學習中來,要像使用微信、QQ一樣使用慕課,讓慕課拓展自己學習空間,提升自我素養。次日下午,孫芙蓉院長又走進正在建設中的金海一小,為年輕的教師團隊提供專業引領,她根據金海一小的“BIAN”課程規劃方案和開發課程遇到的困難,從課程建設的戰略和戰術兩個方面解釋課程建設的價值追求與技術路徑;從泰勒的課程編制原理講到布魯姆的教學目標理論、從單一課程講到整合課程、從師資建設講到場域開發,為該校課程建設開拓了新思路。
教育教學新作為,課程育人創特色。中國慕課,大有可為。據溫州大學教育學院慕課《校本課程開發》課程團隊介紹,教師是校本課程開發的實際主體,需要具備校本課程開發的能力;師范生是未來教師,也要學會開發校本課程。這門課程的目的是為了和所有人一起做一個專業的創課者,科學規范地按照課程論理論開發一門屬于自己的校本課程。當前,溫州大學正全力沖擊“升博”和創建省重點建設高校,溫州大學教育學院將始終堅持立德樹人、德學兼修,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寓于教育教學全過程,促進專業教育與思想道德教育的緊密結合,加大力度推進教師積極建與用、學生積極思與學,促進慕課建設與應用向縱深發展,全力打造課程育人特色思政平臺,形成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嶄新格局。(通訊員 劉信義)
來源:https://i.xinmeibao.com/manuscripts/649884085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