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流“花月”酒史漫談
“花月”酒老廠,坐落在四川省雙流城西北角老街,即現川交三處辦公大樓處。 我不喝酒,卻偏與“花月”酒有過一段情緣。1988年,“花月”酒廠廠長徐紹炳,邀我為“花月”牌系列獲獎酒寫篇文章。因此,讓我有機會接觸了“花月”酒檔案,較為系統地研究了“花月”酒成長和發展過程?,F在,時間已經過去33年。時下,虎年將至,春節期間,親朋好友相聚,免不了都要品酒、飲酒,或談酒。選擇這個時候,給大家談談“花月”酒史,感覺是件有意義的事。

圖/左巷右里的“酒神”景觀
雙流千年酒史“花月”酒美
“花月”酒檔案清楚記載,“花月”酒所以美,是因該酒以純高粱為原料,麥曲為糖化發酵劑,吸取雙流歷史傳統釀酒工藝,集國內名家名酒生產技術,銳意改革,勇于開拓,大膽革新,依靠科學進步而成功,她是雙流千年酒史中一朵麗花。很少有人知道,雙流的酒史,源遠流長,最早可以追溯到四千五百年前的瞿上蠶叢時代。有《雙流縣志》收錄的《蠶叢國詩》為據。詩文:“川崖惟平,其稼多黍,旨酒嘉谷,可以養父,野惟阜丘,彼稷多有,嘉谷旨酒,可以養母……”。這是一首記載瞿上人參加祭祀活動的詩。詩中講的這個祭祀地點,根據考證,就是雙流楊柳河前牧馬山九倒拐。詩中,連續有兩處都提到“酒”字,傳遞給我們的信息,早在蠶叢時代,雙流就能生產酒了。當時生產的是什么酒,因無歷史文獻,其名就不知了。

圖/雙流古代大多廣都老人都喜愛暢飲“廣都”酒
雙流前身,是廣都。文獻載,泰統一巴蜀時,置廣都縣。相傳那時的廣都酒,十分馳名。那歷史留下的最快炙人口的,就是三國張飛、蔣琬駐軍雙流,曾以豪飲馳名。特別后來,蔣琬任廣都長,對廣都酒愛不釋手,工作時不理朝政而飲酒,要不是諸葛亮出面保護,他差點被殺把命給丟了。1965年,華陽并入雙流縣。翻閱《華陽縣志》物產欄,該志明確對酒有記載:“縣釀或糯或高粱,鄉間用玉麥,有黃白二種,白曰大曲,曰燒酒,釀此類者謂之燒房。黃曰仿紹,曰老酒,曰甜酒,釀此類者謂之糟房,惟醪則,家家能制,今更有橘精,葡萄等名,略準西法,使用果汁釀成,非舊酒也。”

圖/棠湖公園浮雕壁關于古代雙流廣都酒生產情況表現(一)
雙流、華陽的發達酒業,由此對雙流經濟和社會風俗起到重大影響作用。因而,自然形成傳統“鄉飲酒禮”。據《雙流縣志》記載:舊制府、州、縣,每歲正月十五,十月初一,於明倫堂行禮。以正官為主位;東、南以禮致仕官員為大賓位;西、北擇年高有德三人,或二人,或一、二人為巽賓位;東、北以次長為介賓位;西、南以賓之次者為三賓位;於賓介之后以教官為司正,以老成生員贊禮。前一日,陳設座次,司正率執事唱禮。次日黎明,宰牲具饌,主人率僚,司正先至,遺人速容??椭?,出迎于門外,三讓、三輯,升堂拜訖、就位,司正至堂中北面立,賓主皆立、皆輯,執事者酌酒於杯,以授司正。司正舉酒:恭惟XX,率由舊章,敦祟禮教,舉行鄉飲。非為飲食,凡我長幼,各相勸勉:為臣盡忠,為子盡孝,長幼有序,兄友弟恭,內睦宗親,外和鄉里,無廢墮以黍所生。

圖/棠湖公園浮雕壁關于古代雙流廣都酒生產情況表現(二)
民國時期,政不通,人不和,雙流的酒業凋萎。解放后,黨和政府重視酒業發展,于1958年正式建立了四川省雙流酒廠,恢復了傳統大曲酒生產,1980年取名“雙流大曲”。1986年改名“花月大曲”, 以后陸續推出“花月“牌酒系列,品名為“花月頭曲”、“雙流特曲”、“雙流大曲”、“花好月圓”、“千秋雪”等。其中“花月大曲” 、“雙流特曲” 、38度“花月大曲”等三酒獲獎。這些酒,都具“窖香濃郁,綿甜甘洌,香味協調,回味悠長”等風格和美味,成為成都、四川名酒,深受社會消費者喜愛。

圖/左巷右里的“花好月圓”景觀
“花月”酒名源自唐詩《春江花月夜》
據網絡原花月酒廠廠長蔣正銀回憶,花月酒廠前身,是1950年初建在彭鎮馬市壩的一個小酒廠,生產白酒。初期,由于沒經驗,生產的酒產量低,酒質劣,不好喝,工廠長期處于虧損狀態。為提高酒的產量,扭虧為盈,廠高薪聘請兩位烤酒師指導。由于技藝改良,酒質改觀,規模擴大,1960年初,遷廠至今花月街路橋公司附近(據考證:地點在當時西門大河的城隍堰對面),生產散裝酒,供普通居民飲用。
1973年,酒廠為擴大生產規模,打造品牌,向成都市物價局申請瓶裝酒包裝,并核名“雙流大曲”。經過幾年努力,1980年,雙流大曲酒,質量提高,被成都市第二商業局評為“成都市優質酒”??h對雙流酒廠的發展充滿信心,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委派徐紹炳任廠長。徐紹炳到職后,銳意改革,從酒窖生產技術,到酒名商標,都進行了大膽改革嘗試。其中酒名,力主將“雙流大曲”改為”“花月大曲”。 后又將“花月”二字作為品牌,命名了系列“花月大曲”、“花月頭曲”、“雙流特曲”、“雙流大曲”、“花好月圓”、“千秋雪”等酒名,并獲成功。“花月大曲”于1985年被四川省商業廳評為“優秀產品”;“雙流特曲”被成都市釀酒工業行業和食品工業協會評為“優質產品”;“花月大曲”在1986年再次奪魁,被四川省商業廳評為“優秀食品”,獲四川省酒類專賣事業管理局“優秀酒”稱號。1987年,四川省優質低度大曲酒評比中,38度“花月大曲”以“質優價廉”金榜題名。
“花月”酒名是怎么來的?寓意是什么?雙流很少人能說清。2020年1月18日,雙流呈獻的“左巷右里”景觀里,在“右里”的“花月”巷段,以較大篇幅,對“花月”酒取名和內涵,進行了強力宣染。首先,街頭,以“花小月”迎濱。接著,端出“花好月圓”主題景觀,中間配醒目“花好月圓”四個大字,兩旁有“花香伴酒香,日日與山川共醉;月色增春色,年年和天地同歡”妙聯。地面,古色古香的石櫈上,坐著兩位古代老人,相對石桌,飲酒笑談。給人以濃烈的“花月”酒意境。讓人明白,“花月”酒名,源自這“花好月圓”四字和“花”、“月”字開首對聯。網上,也有網友,以著名辭賦家、國學家張昌余曾為“花月”酒題《花月酒贊》詩,認為“花”與“ 月”是世界最佳搭配,“月”與“花”是人世間最美組合,故取其“花”、“月”二字為名。另外,右里的圍墻壁上,還有“花月”酒簡介,有酒的生產流程圖。巷子彎道處,還有一幅夸張的酒神大幅壁畫,酒神下方解憂桶里放著5根簽,分別代表白酒、啤酒、喝酒、罰酒、酒鬼,有憂愁朋友經過,抽上一簽,“哈哈大笑”,憂愁全無。這些說法和表現方式、內容,有無道理,或對,或錯,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景觀以各種方式,讓雙流人民去努力找回“花月”酒的歷史記憶。
真實情況是怎樣的呢?當時,廠長徐紹炳在交給我寫稿任務時,我們在一起進行過一次長談,他告訴我,酒名是他親身經歷取的。他說他喜歡讀縣志,喜歡古人的詩。“花月”酒牌名,是根據《雙流縣志》八景之一劉止塘先生《金花夜月》詩:“提柳拂呤鞭,舍利珠光證夙緣,鏡里分明毛發現,長虹臥影月當天”和唐朝張若虛《春江花月夜》詩句:“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人生代代無窮己,江月年年只相似”。取意“花月“二字為酒名,是想讓“花月”酒,如同“江天一色無纖塵”,永是“皎皎空中孤月輪”,獨一無二,代代相傳,珠圓玉潤,酒美如詩,高雅華貴。酒永遠象《春江花月夜》詩一般美。

古代雙流廣都灑生產流程圖(一)
“花月”酒的艱難成功路
翻開我1988年3月6日寫的《雙流“花月”牌酒史漫談》文稿,上面清楚地記載了當時他們創牌走過的成功路程。
當時“花月“牌酒系列產品:“花月大曲”、“花月頭曲”、“雙流特曲”、“雙流大曲”、“花好月圓”、“千秋雪”等,并不是一次性取出的名。是隨技術改造進程和成果,一步一步取的。1980年,在雙流大曲酒被評為“成都市優質酒”后,酒廠圖發展,確立品牌效應理念,將“雙流大曲”酒改為“花月大曲”,酒廠改為“花月酒廠”。為創品牌,酒廠決心依靠科技進步,生產出好品質酒。1984年,專門聘請四川大學生物系胡永松、王忠彥為本廠顧問。引進競爭機制,打破“老窖”陳腐觀念,走依靠現代科學技術發展名酒的道路,采用獲得商業部科技進步獎的王春仁助理研究員首創的“人工老窖”發酵新技術,科學生產、科學管理,上好三個臺階,即技術水平一流、產品高質和企業管理現代化。接著,又建立顧問團。聘請胡永松、王忠彥、王春仁及四川省標準計量管理局工程師王碧登、徐保、朱國華等10名專家、學者為顧問團成員。
新技術的實施,要有高素質干部職工隊伍。酒廠首先從提高干部職工素質入手。先后抽出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干部職工到四川大學生物系、成都科技交流服務中心、四川省酒類科研所、重慶分析儀器研究廠、成都酒廠、射洪沱牌曲酒廠、四川省標準計量管理局、商業部評酒員訓練班等地學習,僅1986年,全廠就有70%以上的干部職工接受過脫產培訓,并培養出2名大學生和2名中專生。堅持人才引進,形成了自己的技術隊伍,使關鍵生產、標準計量、化驗分析、嘗評勾兌、機電設備、財務供銷等崗位,都做到持證上崗,為新技術的全面實現創造了有利條件。

圖/古代雙流廣都灑生產流程圖(二)
酒廠在抓好技術培訓同時,還進行設備改造。1985年1月,廠貸款88.7萬元,擴建300噸大曲酒生產能力,新建容量1000KG高粱窖池170個、三跨車間1座、500噸儲酒庫1座,新建1200平方宿舍和500平方包裝車間各1幢樓,購置了200KW、28KW發電機各1臺,安裝了架式控溫制設備,完善了常規化實驗儀器和氣象色譜儀等設備,并重點對窖池進行了改造。

圖/徐紹炳帶領廠委領導正在聆聽胡永松老師對酒窖改造的意見
在對舊窖池改造中,特別破除了百年老窖才產好酒舊觀念,采取王春仁助理研究員配方和培養方法制作人工老窖泥,模擬百年老窖生態環境,縮短窖酒時間。這項新技術,經四川省白酒協會鑒定,認為取得三個突破:其一,突破老窖才產好酒舊觀念,第一輪投產即可生產優質酒;其二,主體香味成份突破。新窖產品中有關1.5%--10%的酒,乙酸乙酯可在600MG以上,最高可達1743MG/100M;其三,優質品率的突破。傳統釀酒工藝一般優質品在10%--15%之間,而人工老窖優質率則可達60%以上,僅以理化指標取核,則可達95%以上。因此,酒的品牌效應不斷呈現,“花月大曲”于1985年被四川省商業廳評為“優秀產品”;“雙流特曲”被成都市釀酒工業行業和食品工業協會評為“優質產品”;“花月大曲”在1986年再次奪魁,被四川省商業廳評為“優秀食品”,獲四川省酒類專賣事業管理局“優秀酒”稱號。1987年,四川省優質低度大曲酒評比中,38度“花月大曲”以遙遙領先的“質優價廉”評價,金榜題名。無論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都非常明顯。1987年,酒廠盡管原料漲價50萬元,仍以70名固定職工實現程控100萬元,進入酒類行業先進序列。
雙流花月酒廠實施人工老窖發酵新技術成功,獲國家商業部科技進步獎。瀘州、渠縣、永川、祟州等縣來人考察,采用此項技術,亦取得理想效果。中央電視臺、四川電視臺、四川人民廣播電臺、《四川日報》、《成都晚報》、《信息報》、《江西科技報》等,都作了大量連續報道。四川省白酒協會將此項技術列為中國白酒協會1987年會議交流材料,王春仁同志被譽為“神奇的釀造者”。雙流“花月”牌酒的出名,正是得助于科學技術進步,可謂是:“科技顯神奇,花月上等級”。
很可惜,“花月”牌系列酒在獲取成功后不久,廠長徐紹炳,卻因勞累過度,積勞成疾,英年早逝。當時我寫給他的《雙流“花月”牌酒史漫談》文,也不知他怎么處理的,交給酒廠檔案室保管沒有。徐紹炳的辭世,是“花月”酒廠的損失,從此,酒廠的風光不再,一蹶不振。
“花月"路在何方?
2015年底,一批原花月酒廠不服輸的有識之士,正式注冊了“四川花月酒業有限公司(成都廣都花月酒業有限公司)”。從事酒業39年,生產、銷售有較豐富經驗的李沖任公司總經理,并在雙流區彭鎮羊平社區重建了花月酒廠,傳承了“花月"事業,組織、開發、生產花月系列酒。

圖/李沖總經理正在公司辦公
李沖不辱使命,肩負"花月"希望,走原徐紹炳沒有走完的路,將“花月”酒業旗幟高高舉起,奮勇向前。他勤勞肯干,工作繼續得到四川釀酒大師鐘杰指導,得到白酒泰斗胡永松和辭賦家張昌余支持,得到雙流領導支持。

圖/李沖總經理與胡永松(前左)鐘杰(前右)一起合影

圖/李沖總經理與辭賦家張昌余在一起

圖/2020年10月,雙流區政協主席李德龍、秘書長朱永康與雙流民建主委李永芳在花月酒業公司檢查、指導工作。
事業開拓發展,蒸蒸日上,2019年3月,新開發的“花月大曲”,11月開發的禮品裝“空港棠小虎、空港花小月”酒,同年與四川航空合作開發的“四川花月酒(成都廣都花月酒)”,都得到廣大消費者喜歡和贊揚。

圖/2019年3月開發的“花月大曲”

圖/2019年11月開發的禮品裝“空港棠小虎、空港花小月”酒

圖/2019年6月與四川航空合作開發的“廣都花月酒”

圖/四川花月酒業有限公司(成都廣都花月酒業有限公司)正在右里街推廣、宣傳“花月”系列產品
( 熊德成 原檔案局(館)退休干部 副研究館員 記者 曉?。?/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