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一直是中國歷代畫家都十分鐘愛的表達元素之一,貓的靈動、勇猛、淘氣、溫順、古靈精怪,被歷代畫家通過一幅幅作品傳承下來。本期主題,帶您欣賞歷代畫貓大家作品。
北宋著名畫家易元吉畫貓
易元吉,字慶之,北宋畫家。自幼靈機深敏,自幼臨摹古人名畫,打下了扎實的繪畫功底。他以大自然為師,離家遠游,寄居于山野人家,每天觀賞自然風物,經多年悉心揣摩,易元吉技藝日進,所繪花鳥動植物都很有特色。易元吉所作的畫,尤其以獐猿特別生動逼真,呼之欲出,他因此而名聞天下。易元吉一生創作了大量繪畫作品,僅《宣和畫譜》就著錄了245件當時御府所藏的易元吉作品,其他文獻資料所載還有100余件。遺憾的是他的作品存世的已不多,僅《猴貓圖》《聚猿圖》等幾件。從中人們還可以窺見這位藝術大師的超世畫技。
宋徽宗趙佶畫貓
宋徽宗趙佶,號宣和主人,宋朝第八位皇帝,書畫家。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宋徽宗在藝術上的造詣極高。宋徽宗對繪畫的愛好十分真摯,他利用皇權推動繪畫,使宋代的繪畫藝術有了空前發展。他還自創一種書法字體被后人稱之為“瘦金體”,他熱愛畫花鳥畫自成“院體”。是古代少有的藝術型皇帝。
明宣宗朱瞻基畫貓
明宣宗朱瞻基,號長春真人,明成祖朱棣之孫,明仁宗朱高熾長子,明朝第五位皇帝、書畫家,年號“宣德”。
朱瞻基生于北平燕王府。幼年聰穎,深得祖父朱棣喜愛。在書畫方面極有造詣,翰墨圖書,極為精致。“點墨寫生,遂與宣和(宋徽宗)爭勝”,書法能于圓熟之外見遒勁。工于繪事,山水、人物、走獸、花鳥、草蟲均佳,曾鈐“廣運之寶“、”武英殿寶”及“雍熙世人”等印章。
任伯年畫貓
任頤,初名潤,字伯年,一字次遠,號小樓(亦作曉樓),浙江山陰人,清末畫家。繪畫題材廣泛,人物、肖像、山水、花卉、禽鳥無不擅長。用筆用墨,豐富多變,構圖新巧,主題突出,疏中有密,虛實相間,濃淡相生,富有詩情畫意,清新流暢是他的獨特風格。
八大山人畫貓
朱耷,原名朱統,字刃庵,號八大山人、雪個、個山、人屋、道朗等,出家時釋名傳綮,漢族,江西南昌人。明末清初畫家,中國畫一代宗師。
明末清初畫壇“四僧”之一。譜名朱統,為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七子寧獻王朱權的九世孫子。寧王改封南昌后,歷代子孫世居南昌等地,共分八支,八大山人是弋陽王七世孫。其祖父朱多炡是一位詩人兼畫家,山水畫風多宗法二米,頗有名氣。父親朱謀覲,擅長山水花鳥,名噪江右,可惜中年患暗疾去世,叔父朱謀垔也是一位畫家,著有《畫史會要》。朱耷生長在宗室家庭,從小受到父輩的藝術陶冶,加上聰明好學,八歲時便能作詩,十一歲能畫青山綠水,小時候還能懸腕寫米家小楷。
徐悲鴻畫貓
徐悲鴻,漢族,原名徐壽康,江蘇宜興縣屺亭鎮人,中國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
1917年,徐悲鴻任北大畫法研究會導師,最高學府先后成就了畫壇大師徐悲鴻和北大書法史兩巨匠沈尹默、李志敏等。曾留學法國學西畫,歸國后長期從事美術教育,先后任教于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系、北平大學藝術學院和北平藝專。
1949年后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擅長人物、走獸、花鳥,主張現實主義,于傳統尤推崇任伯年,強調國畫改革融入西畫技法,作畫主張光線、造型,講求對象的解剖結構、骨骼的準確把握,并強調作品的思想內涵,對當時中國畫壇影響甚大,與張書旗、柳子谷三人被稱為畫壇的“金陵三杰”。所作國畫彩墨渾成,尤以奔馬享名于世。
劉奎齡畫貓
劉奎齡(1885年6月13日—1967年6月12日),字耀辰,號蝶隱,自署種墨草廬主人。中國近現代美術史開派巨匠,動物畫一代宗師,被譽為“全能畫家”,能工善寫,擅長動物、植物、人物畫及山水畫。
他描摹的動物種類之多,范圍之廣無人可追;他善于“勢”的營造,繪畫作品“虛處不嫌窗框松,實處勿感板結緊”,其畫風華滋清潤,厚勁靈動,意境深邃。劉奎齡偏居津門一隅,語訥志堅,孤身前行,其創作恰與徐悲鴻的“盡精微,致廣大”契合。他鐘情于日本繪畫,關注橫山大觀和竹內棲鳳等代表性人物, 學習借鑒朦朧派、狩野派、大和繪、漢畫等古典技法精粹。他是傳統派和中西融合派的中堅,他從古典主義、文藝復興、浪漫主義、現實主義甚至印象派光色運用、油畫技術以至夸張變形中吸取營養,他注意到西方現代藝術與中國傳統藝術在創造精神上的相似性,他光大了傳統寫實技法,其藝術風格影響了惠孝同、劉子久、陳少梅、劉繼卣、何家英等北派藝術家。
其代表作《上林春色圖》深得徐悲鴻高度贊揚,并被其贊譽為“當代中國畫壇翎毛第一人”。
潘天壽畫貓
潘天壽,字大頤,自署阿壽、壽者?,F代畫家、教育家。浙江寧海人。
1915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師范學校,受教于經亨頤、李叔同等人。其寫意花鳥初學吳昌碩,后取法石濤、八大,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浙江美術學院院長等職。為第一、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文聯委員;1958年被聘為蘇聯藝術科學院名譽院士。著有《中國繪畫史》《聽天閣畫談隨筆》等。
黃胄畫貓
黃胄,中國畫藝術大師,社會活動家,收藏家。
中國第一座大型民辦藝術館——炎黃藝術館締造者;中國畫研究院、中國工藝美術館籌建者;黃胄美術基金會設立者。帶頭捐贈自己書畫作品與古代文物、書畫收藏。主持具有深遠影響的“93科學與藝術研討會”“95經濟與文化研討會”等若干重要展覽及學術活動。黃胄獨創性地將速寫融入中國畫,開啟了全新的人物畫筆墨范式,拓展了中國畫藝術語言。黃胄的社會活動與藝術實踐,對中國文化藝術事業做出了杰出貢獻。有大量藝術作品及《黃胄作品集》《黃胄談藝術》等三十余部著作傳世。
牟曉平畫貓
牟曉平,漢族 山東老濰縣人,堂號:垛拙堂,動物畫家、藝術活動家。國家一級美術師、央視書畫頻道簽約藝術家。加拿大維多利亞皇家藝術學院東方藝術研究中心客座教授
他用中國畫的寫意手法畫動物尤擅畫貓。他的畫受哲學思想和傳統文化及國畫道法影響深厚,藝術語言獨到、個性特色突出、另辟蹊徑、獨樹一幟。其畫風簡扼率真、自然灑脫、陽剛雄渾、大氣凝重、精氣神兼備。筆墨隨性走質樸、鈍拙、老辣、生澀、野逸、狂狷一路,不喜不媚不甜自成一格。
他的出版物:著有《牟曉平寫貓題畫詩集》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牟曉平畫貓作品集》《牟曉平以畫會友作品集》(當代中國美術)編輯出版,《建國七十周年新中國國禮藝術大師-牟曉平專輯》(外交部世界知識畫報社)出版,作品選入《中國美術》(人民美術出版社核心期刊)刊登等。
他與國內100多位幾乎是頂級的著名藝術家互動,探索獨特的以貓為題的書畫會友藝術形式,這在國內藝術家活動空間也是獨一無二的。
《牟曉平美術館》位于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區4A級景區【翼云石頭部落】內。